打针后,
发现手背上的针眼
淤青了一大片,
这到底是咋回事?
图片源于网络
按压针眼有技巧
别揉!别揉!别揉!
- 01.用无菌干棉签(或棉球)纵向按压针眼(覆盖皮肤针眼和血管上的穿刺点,因为血管上的伤口可能比皮肤表面的针眼更靠上),按压时手臂伸直并稍抬高。
- 02.按压时间 5~10分钟(别掐表,默数大概300秒),凝血功能差的人(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)需延长至15分钟。
- 03.绝对禁止边按边揉!揉动会破坏凝血块,导致血管出血,形成淤青或血肿。
- 松开棉签后,查看针眼是否完全止血。若仍有出血,重新按压至不流血为止。
- 24小时内针眼处别沾水、别搓洗,防止感染(当天洗澡避开手臂,可用防水贴覆盖)。
淤青了别慌,这样处理
- 抽血后轻微淤青(皮下淤血)很常见,一般1~2周会自行消退。
- 24小时内冷敷(用冰袋裹毛巾,每次15分钟,减轻肿胀),24小时后热敷(用温毛巾敷,促进淤血吸收)。
- 如果淤青面积大、疼痛明显,或出现局部血肿(鼓包),及时找护士处理。
特别提醒:这些误区别信!
血管内的伤口可能还没愈合,提前松开可能导致二次出血,尤其是老年人、凝血差的人。
一次采血仅几毫升,人体每天能生成约200毫升血液,完全不用担心。
揉动会加重血管损伤,反而更容易淤青。
供稿:急诊科蔡婷婷
审核:严小妮
编辑:健康教育办
END
妇幼健康科普